2002年全国男排锦标赛8月30日在广东省的台山市落下帷幕。来自国内排坛的16支男排劲旅云集这里,为冠军展开争夺。最终,上海东方队在最后一轮中以3比1击败此前保持不败的八一队,从而以小分优势战胜积分相同的八一队和河北队,获得冠军。这是上海队继2000年之后第二次夺冠。名列第二至第八位的球队分别是八一、河北、湖北、山东、北京、浙江和福建。在赛场内外,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气象”。 老将休息新手“上岗” 尽管国家队和亚运队的队员因为备战世界男排锦标赛和亚运会缺席了本次比赛,但是从报名情况来看,出现在台山的球员也不乏大名鼎鼎的明星球员:像卢卫中、陈方、陈琦、宓明等著名选手都出现在赛地。 不过观众们很少有机会欣赏到他们的英姿。为了更多的锻炼年轻球员,为十运会做准备,各队的教练给年轻球员更多的出场机会,这些小将们就成为了比赛的真正主角。而其他的老将们大都作壁上观,在场边不断指导队里的小队员。像沈安东这样的老将干脆在场上做起了自由人。整个比赛就成了年轻选手表现的舞台。 军沪两强突出重围 江苏男排近两年一直在国内排坛一枝独秀。但本次参赛的江苏队在上调了四名国手以及老二传周炜退役之后,实力已大不如前。重视后备力量培养的八一队和上海队在本次比赛中显示出了强劲势头,小组赛中保持全胜。 八一队本次比赛阵容十分齐整,除李春之外,其他老将悉数抵达赛地。所以一开始便被大家看好。主教练陈刚也充分利用“兵多将广”的优势,以“二老带四新”的阵容出战,除陈方之外,其他老将轮番上阵,体现出高人一筹的强大实力。而刚刚夺取东亚男排锦标赛冠军的上海男排虽然缺少了四名国手,但以老将徐文斐带领五员实力不俗的小将的阵容仍然令同组其他诸强望尘莫及。 身材高了技术差了 本次锦标赛给了不少年轻队员出场的机会。在比赛中不少选手的出色表现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八一队的主攻宋伟、上海队的接应二传方颖超等选手表现都相当出色。这批年轻队员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从报名情况来看,几乎每支队伍都有身高超过两米的队员,接近两米的选手更是不计其数,良好的身体条件为今后中国男排的人才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这些高大球员的技术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 在比赛中,年轻队员的失误很多。从进攻到防守,再到配合上接二连三的失误让比赛的观赏性大大下降。一些年轻的队伍在比赛中单单失误一项所送的分数就占对手得分的三分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队员参加比赛不多,经验不足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年轻队员在基本功训练上不够重视,造成了比赛中“有力使不出”的情况。 国内赛事期待关注 全国锦标赛是国内排坛仅次于联赛的高水平国内赛事。此次比赛的承办地“排球之乡”台山还承办了全国女排锦标赛。两大国内排坛的顶级赛事在一座城市举办在近几年还不多见。 但是赛场并没有想像中的热火朝天,冷冷清清的观众席让人感到有些无奈。一方面是由于比赛的门票价格偏高。30元一场比赛的球票让很多想前往关注的排球爱好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是由于比赛的条件比较简陋。在训练馆进行的比赛三排观众席是临时搭建的。在比赛进行中,场边观战的球迷一不小心就会被不期而遇的排球砸中。同时紧密的赛程也让观众无从选择。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国内的媒体对比赛的关注程度也相当有限,前来报道比赛的寥寥无几。国内的排球赛事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