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乏味的比赛,单调的组织配合,粗糙的脚下技术,除了阿尔杜利那粒近于点球的入球,沈津之战实无任何亮点可言。亨利依旧坚持打唯美的攻势足球,但以海狮现有的人员素质,如此编排未免有勉为其难之嫌,这是亨利的无奈之处,也是海狮的困惑所在。
“三前锋”华而不实
在沈津之战中,亨利再度祭出了自己心仪已久的343攻击阵型,在胡云峰、塞琼的固有配对基础上,锋线上又添置了上场比赛表现出众的小将杜苹。亨利的谋算是,胡云峰、塞琼的锋线组合过于柔弱纤细,如果借助杜苹强悍快捷的冲击力予以补足,也许能使海狮疲软的锋线增添出一股狠辣威猛的阳刚之气。
但由实战场景看,“三前锋”战术多少显得华而不实,三人仍旧是各自为战,谈不上互通有无的精妙配合,对泰达龙门的威胁也未因锋线人数的添加而有所增强。就三人的特点而言,胡云峰是“快马式”的速度型前锋,此类前锋必须在高大的力量型中锋的掩护策应下才能发挥出其应有效用,而塞琼的“花拳绣腿”连一般的骚扰作用都起不到,指望这样一位腿不如手(手抛球力量惊人)的黑中锋摧城拔寨无异于痴人说梦。杜苹的速度、冲击力、爆发力相当惊人,但亨利此战执意将其作为前锋使用未免令人质疑,事实上,杜苹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也许更能发挥他的偷袭作用,一旦位置提前,他的冲刺距离必然相应缩短,而且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泰达卫将预设的包围圈中。不仅如此,“三前锋”在配合中极易位置重叠,互相干扰,胡云峰与杜苹特点类型相似,根本起不到互补作用,对杜苹的使用,亨利弃其所长用其所短,如此安排不知可否视做一种变相的人才浪费?
“四中场”顾此失彼
前锋人手的增加,促使海狮的菱形中场悄然形成。伤愈复出的李勇打突前前卫,佟迪为后腰,罗伯特、张晓鸥分任左右边前卫。这种中场构图从战术配置角度看,并无不妥之处,但在锋线个别位置形同虚设的前提下,中场的压力必将陡然倍增。尽管在防守中,杜苹会随机后撤适当增加中场的防守力量,但毕竟远水不能解近渴,一旦丢球,菱形中场必然受到对手反冲击的强烈压迫,极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中。而且,李勇恢复训练时间较短,他的速度、体能尚未恢复到最佳状态,小将佟迪尽管兢兢业业,但经验的不足使他很难担负起统观全局的重任。下半时,亨利眼见中场日益吃紧,忙不迭地将老将谢育新急调上场,就是希望借助他的脚下技术掌握中场的控球主动权,但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更正为时已晚,至最后,连胡云峰都迫不得已退至中场抢球,李勇也被勒令取代佟迪坐镇后腰以弥补后防的“不时之需”,亨利的“变阵”等于否定了自己攻势打法的唯美初衷,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被对手反攻倒算乘隙得手。
“三后卫”勉为其难
中前场屏障的缺失,使海狮的后防危压“与时俱增”。海狮的“高龄防线”最怕速度性球员的冲击,大连的孙继海、青岛的曲波、天津的高峰,这些“快马”但凡得手,对海狮龙门的威胁都是致命的。高峰上场后,海狮派出曲男楠予以专门盯防,即便如此依然险情不断,如果造越位,那么就要冒更大的风险,一旦被打身后球,海狮的后防线将门户大开,后果实在是不堪想像的。
海狮是支弱旅,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此前提下,亨利有无必要一定要打“广种薄收”的攻势足球呢?即便要打,是否偏要“全天候”、“整时段”的反复演练呢?海狮不是“试验田”,主帅的变阵应在自身的实力基础予以客观调试,否则便是盲目冲动的虚妄之举。
本报记者张松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