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釜山10月13日体育专电综述:外籍教练带来的不仅是金牌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辛俭强 金昶伯(曲棍球)、郑亨均(手球)、徐顺晚(手球)、杨昌勋(射箭)、马克·帕洛齐和亚诺西(皮划艇)、辛普森(橄榄球)……中国亚运军团中从未有如此众多的洋面孔。他们执教的大多是中国的弱势项目,虽然执教时间有长有短,在釜山亚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也有好有坏,但他们给中国体育传统训练观念和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带来的冲击却是一样的。 刻苦训练与科学训练 挑战人体极限已经成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洋教练”让中国选手在一些弱势项目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把科学训练与刻苦训练融为一体。 有“魔鬼教练”之称的韩国人金昶伯执教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近3年,成功地使“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在今年连续取得世界冠军和亚运冠军。老队员陈朝霞在中国队击败连续四届亚运冠军韩国队而夺得首枚亚运会金牌后,深有感触地说:“没有金老师的大强度训练,也没有中国女曲的今天。他找到了非常适合中国选手的训练方法。” 无独有偶,中国皮划艇选手在夺得多枚亚运会金牌后,不约而同的都是一句话:多亏了我们的洋教练!加拿大籍教练马克·帕洛齐这么告诉记者:“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体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要努力训练和科学管理,我们能够夺冠就是这样做的。” 这些洋教练执教的手球、曲棍球、射箭、皮划艇等项目,过去长期处于低谷或者近年成绩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体能训练的忽视。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刻苦训练并未过时,反而由于竞技体育水平越来越高而凸显其重要性。著名的韩国手球教练郑亨均说,过人的体能,是承载科学训练的基础。郑亨均让中国女子手球队员每日3练,每天训练7个小时左右,其中60%的时间练体能和力量,40%的时间练技战术。他的战术思想强调快速和对抗,而快速和对抗则需要足够的力量和体能贮备。 契约意识与敬业精神 由于本届亚运会在韩国举行,而几名韩国教练所执教队伍的主要对手恰好是韩国队,所以由韩国籍教练执掌的中国队伍的釜山之行,引起了广泛关注。 尽管韩国教练带领中国人与韩国选手交手有胜有负,但这些教练无一例外表现出强烈的契约意识和职业道德。他们认为,虽然自己是韩国人,但是与中国运动队签订了协议,就要全力以赴带领他们打好比赛,即使对手来自自己的祖国,也毫不手软,更不会“放水”。就如郑亨均所说的一句话:“我是韩国人,但我现在代表中国队。” 这种契约意识和职业道德是建立在高度的敬业精神上的。这些外籍教练对队员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金昶伯为了安心训练,把夫人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孩子也放在北京上学;为了与队员更好沟通,他自己还学会了汉语。他有严重的腰伤,但训练时,队员们在烈日下奔跑,他从来不坐,有遮阳伞时他也从来都站在阳光底下。中国手球队的朝语翻译黄松虎这么评价郑亨均、徐顺晚两位韩国手球教练:“责任心强,做事兢兢业业,没有丝毫马虎。”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共有3名韩国籍教练,中心主任胡建国说,韩国教练把严格训练、科学管理与敬业奉献融为一体,加上超众的人格魅力,使教练与队员消除了文化、语言和身份的隔阂,使队伍的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加强,而这恰恰是一些中国体育队伍所欠缺的。 请进来与请进来之后 在体育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在一些弱势项目上引进高水平的外国教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引进来之后,如何用好外籍教练,是摆在体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金昶伯刚刚执教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时,队员一时跟不上他的训练强度,曾发生过集体“弹劾”金昶伯的事件。但是坚持原则的金昶伯没有减少训练量,小球管理中心也充当他的坚实后盾。 由于思维观念、文化背景、训练方法与体育运动水平的差异,外国教练往往难以立即得到中方的完全理解和信任,他们常常屈从于舆论、队员和管理层的压力,作出让步,甚至放弃自己的原则。所以,体育管理部门在一方面加强运动队管理、做好队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并支持外籍教练。 中国运动队与外籍教练的关系,不应该仅仅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有关管理部门,也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后勤部长”。一纸合同之外,还应该注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为外籍教练全力营造一个优良的内部环境,以情感人。例如中国曲棍球协会从来没有把金昶伯当外国人,相反还视他为亲人。金昶伯的家安在北京,由于他长时间在外带队训练,他在北京的家人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中国曲棍球协会马人会派人给予解决,这无疑让这位韩国人感到中国人给他的温暖,使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振兴中国女子曲棍球的事业中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