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志扬、朱和元为首的选帅先遣小组已经悄悄抵达了欧洲。在法国,选帅小组将在近几天对特鲁西埃、科埃略、雅凯、米歇尔、勒梅尔分别秘密接触。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中国足球的新一任主帅可能在法国诞生。而中国足球经历了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之后,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接到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有关方面的死命令——中国足球队必须来一次大变革!心急如焚的足协按照上级的指令出手了,而这次出手的出发点和方向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偏离。 究竟谁了解中国足球? 中国足协针对中国足球队主帅的问题连续在北京开了几次研讨会,包括国家队中方教练组、中国足协技术部、中国足球的资深人士以及各地方俱乐部的老总等等,都被召集到北京发表过看法。但是,中国足协并没有采纳在国内寻找主帅人选的意见,坚持了体育总局的方针,选择欧洲拉丁派的名帅来执教中国队。目标是在日本执教的特鲁西埃与在韩国执教过的希丁克,两人虽然都在亚洲执教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两个人所在的日本与韩国不论在足球基础上、足球思想上、人文环境上、战术理念上、人际关系上与中国足球都有所不同。而且,日本足球与韩国足球都是讲究整体与个人技术灵活结合,中国足球既没有整体也没有个人,名帅来一般都在协调战术、完善整体上做文章,并不想浪费时间再纠正球员个人的基本技术问题。这一点,名气不小的米卢已经在中国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后来已经懒得针对球员们的技术动作大呼小叫了。 完成锦标还是着眼未来? 中国足球在2001年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锦标,从此也摘掉了与世界杯无缘的破帽子。而中国足协之所以选择米卢,就是因为他曾经4次神奇地带领球队冲入世界杯。在对霍顿兢兢业业的工作失去信心之后,中国足球功利、浮躁的一面暴露无遗。教练必须在短期内完成管理部门设置的锦标,否则就会失去信任。米卢虽然完成了锦标,但是中国足球在这两年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宝贵的两年时间其实都是在为这个短浅的锦标作准备。以至于中国足球在冲入世界杯之后旧有的风格消失殆尽。特鲁西埃在日本得到了4年的时间,并统一了国家队和国奥队的风格,给日本足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米卢什么都没有留下。不是这位教练没有水准,而是他没有时间在基础上作文章,一个巨大的锦标一直逼迫着他。而这次足协选帅,高层领导和选帅小组一直没有就主帅的具体职责统一思想。 谁能调教中国的大腕们? 在中国,最令人感到悲哀的就是那些狂妄自大的球员。郝海东这位只能在国内称称大腕的球员动不动就出来指手画脚。一位在足球报道领域辛勤耕耘了多年的老记曾经评价说,从国家队回来的年轻球员最大的变化就是态度明显傲慢起来。“而北京国安队的几位年轻球员从国家队回来之后变化最大,不论是在场下还是场上都学得很牛气。”许多国脚在球技上不求长进,但在怀疑教练上却劲头十足。而且,中国足球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谁跟谁是一派的,谁跟谁是一伙的,彼此之间不和睦,在场上就不互相传球,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抵制主教练,设置左右教练的决策。大连队的李明、辽宁队的张玉宁就可能是这种微妙关系的牺牲品。在冲击世界杯之后,中国国家队的内部迅速分化,球员的心态也浮躁起来,许多人都转眼之间变成了大腕。外籍教练如果得不到完全的权威和足够的时间,他们不可能改造出一支团结的国家队来。 名气能够拯救中国足球? 选帅的方针非常明确,欧洲拉丁派的名帅。而名帅并不意味着能够提高中国足球的威望。其实,在国内俱乐部当中也有许多并不算有名的教练,他们的战术思想、对中国球员的了解都为他们在中国执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陕西国力队的主帅卡洛斯得到了国内足球界的一致肯定,将由三流球员组成的国力队带上了一条规范科学的发展道路。霍顿去年对四川队的改造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将他的442路线演绎得有声有色,但受球员能力的限制,霍氏的442平行站位、区域防守战略始终没有成为流行模式。还有在山东经常受球员排挤的涅波,总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这些在俱乐部执教的外籍教练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们最了解中国足球,也最了解中国的球员,从而也最清楚中国足球的基础是什么样,应该给中国足球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哪种风格真正适合中国? 中国足球目前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风格。从国少、国青、国奥再到国家队,没有战术风格的概念。很多率领国字号梯队的年轻教练都是退役球员,他们自己的球还没有踢明白,就开始肩负中国足球未来这么沉重的任务。所以,他们干脆像王宝山那样成天带着小球员练万米跑。 中国国家队应该最鲜明地代表这个国家足球的特点,但是,目前的国家队已经一无是处。戚务生时代还有特点鲜明的防守反击,霍顿时代刚刚出现了一点现代英式足球的特点,到了米卢时代,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法国足球讲究的是个人技术,法国教练并不十分强调整体。而“白巫师”特鲁西埃是法国足球界的一个特例,他强调整体,为此他可以牺牲很多大腕,所以他在法国没有市场。但是他幸运地选择了日本,因为日本已经向巴西引进了全套的技术,正在寻找一个把这些捏合起来的人物。特鲁西埃在过去的四年里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不论是雅凯、米歇尔还是勒梅尔,他们都是传统的法国教练,他们对球星的依赖决定他们不可能成功地执教足球第三世界国家。米歇尔在阿联酋的失败已经是个例证。而事实上,法国足球并没有什么鲜明的风格,移民球员成为法国队的主力军团,促使这支国家队刚柔并蓄。这种结构的国家队在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为什么不考虑英德足球? 一位足球专业人士曾经评价说,其实德国足球和英国的现代足球风格才适合中国足球,因为中国球员的柔韧性其实并不好,技术也粗糙,德国和英国的打法更注重整体,对个人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中国足球最初的风格就是来自东欧的匈牙利风格,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早已经无影无踪了。盲目地追求细腻的打法其实并不适合中国足球的现状。 为什么李铁、孙继海能够在英超立足,为什么属于国内二流球员的杨晨和谢晖能够在德国闯出一番天下?英德足球强调整体的打法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技术的不足,也弥补了中国球员的不足。德国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能够闯入决赛,恰恰证明了这种整体足球的强大。除了巴拉克和诺伊维尔之外,德国球队当中的其他球员的技术都很粗糙,但是他们的整体意识战胜了众多强手。 中国足球取经的目的地确实应该是欧洲,但不是整个欧洲的足球精华都可以挽救中国足球。 (刘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