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发生的早已发生,只不过“1∶0”适时地成了一根导火线,把人们长期心照不宣的秘密引爆了而已。一位参加过上届十强赛的队员说:“这哪像一支国家队!” 炸弹炸响后,第一个被炸得满脸是血的自然是主教练米卢。在马尔代夫,博拉已被正式逐出神坛。 关于孙继海、张恩华的使用,再次翻出变得很正常,不过这次的“好事者”不是媒体,而是一些主力队员公开表达:放着孙、张两位最好的后卫不用,却不断试验新人,这是极不明智的表现。 “让继海下半场上场踢10来分钟,他怎能发挥作用?今天比赛之所以打得难受,是因为边路打不上去,我们的两条边要么速度慢被打身后,要么乱跑位置把阵型搅乱———我绝不是说这些队友的不是,但世界杯这种级别的比赛必须让有实力的选手上。” 米卢的训练方法也成为靶子:“防对方角球,不让两个自由人去盯人,反而要区域防守,我们多次提出这过时了,对方如有强力中锋,这根本封不住。上次在伊朗米卢坚持这么干,结果阿里·代伊头球玩疯了。现在欧洲防定位球,谁不人盯人?但他就是不听,我们只能服从,然后被球迷骂。你数数看,我们丢了多少定位球?” 米卢是否老了? 1∶0是个分水岭,如果说过去与米卢顶牛的只是少数球员,那些此夜之后,质疑米卢的明显增多,即使米卢经过大堂,大家也不再避讳着公开对着镜头发表看法。1∶0并非最大的危险,最大的危险是由主教练已经遭遇巨大的“信任危机”。 “怎么可能与马尔代夫打成1∶0?球员再熊,天气再热,人员再不整齐也不可能,主教练是不是有原因﹖” “放权过多”是球员的一个忧虑。米卢到目前为止尚未打过一场真正漂亮仗,这样下去“十强赛”的前景险不可测——谁来制约米卢?队中不少人已有这样的问号。 谁来消化分歧﹖ 一球员昨晚痛心疾首:“最可怕是队伍凝聚力的削弱。”尴尬的是,谁都想团结,可始终不能众志成城。所以我们不把它定义为“矛盾”,但它是“分歧”。 中国队内部已经承认“中场混乱”是1∶0的耻辱比分的技术原因,马明宇的组织核心在马累受到了明显的质疑———马儿太慢,“马累了”。有人开玩笑说,马明宇自从到了马累就疲态毕现。“马儿人不错,但他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比赛,今天我们压不住马尔代夫,是因为中场组织无法适应快节奏。米卢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要求快速传球,另一方面却选拔一些慢节奏球员。” 昨晚范志毅表示:“我希望上中场去顶一顶,而且现在后场中卫也有两个强手可以撑着,特别今后打‘十强赛’,我更想队里作出这样的变化。” 那天晚上,几个主力很认真地探究着中国队的人员、打法上的问题。但谁来消化分歧? 足协在轰轰烈烈的昆明“冲击世界杯动员会”上已隆重宣布米卢是“业务一把手”。但由米卢的权威在马岛就已消耗一空。这情形像极了1993年的伊尔比德之战的施家军。 奇怪的是一支球队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业务分歧”。而当问题已经无法掩盖,当“内幕”已不成内幕,一个悬念就自然产生了:米卢是否还能熬到十强赛?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