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7月16日电(肖江范春生)春去春又来,潮退潮又涨。世界杯足球赛上的糟糕表现如同一场“倒春寒”,令一个月前还雄心勃勃的中国国家队队员们在国际转会市场上备受冷落。 然而,亲眼见证了国内第一批留洋国家队队员在“十强赛”上的耀眼辉煌,以及韩日旅欧球员在世界杯赛场上的无限风光,令不满足于国内联赛发展现状的足球青年才俊更加坚定了出国踢球的决心。中国足坛再次出现“出国潮”已是大势所趋。可是,第二代弄潮儿是否为获得比前辈更大的成功做好了准备呢? 韩日世界杯赛印证了欧洲联赛的巨大成功,每一支成功球队的身上无不烙着深深的欧洲痕迹,表现出众的球员普遍有效力欧洲球队的经历。 中国足球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凭借甲A联赛飞速发展形成的巨大影响,也曾经吸引了欧洲联赛的关注,没想到我们的国家队队员被暴富刺激得胃口大开,有的不满足于对方的待遇条件,有的认为他们的联赛没比甲A强多少,有的甚至提出不参加试训而且去了就要打主力的要求。这些过高的期望阻碍了中国球员出国的步伐,也限制了第一批留洋国家队队员进步的幅度。 由于亚洲足球长期落后,亚洲球员几十年来能在欧洲立足的如凤毛麟角,近几年日韩的一些球员被著名俱乐部相中,但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因素远远大于技术因素。 中田英寿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财团的支持下已经成为身价第三高的世界级球星,但只能坐在冷板凳上。而心高气傲的孙继海也只有从英格兰甲级联赛进入英格兰超级联赛后,才发现过去认识的偏狭:自己现在的最好结果不过是争取到主力替补的位置。 这些教训加上世界杯赛中的亲身体验,可以帮助新一代的中国球员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具备与人家讨价还价的资本,必须放下架子低调出击,以卧薪尝胆的姿态靠实力争取生存空间。韩国的安贞焕在佩鲁贾队身为替补队员,照样练就一身本领,为事在人为的重要性添加了有力的佐证。中国球员不妨以此为鉴,先将面子和处境抛在一边,多想想自己该付出多少,学些什么! 世界杯赛前,安琦、孙继海、吴承瑛已经被球探圈定,如今李铁、李玮峰、杜威、江津都在酝酿走出国门,再加上以前的范志毅和张恩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队的整条后防线占据出国球员的八成。 这种现象恰恰是中国足球弱势地位的客观反映,由于全队组织、攻击能力偏弱,总是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所以为防守队员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当然,中国后卫球员身体条件出众、有速度、拼劲足,而且具备一定助攻能力并擅长头球,综合素质不仅在亚洲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竞争力。然而,“重守轻攻”的局面继续下去,对中国足球将会产生消极影响。 反过来,看我们的近邻韩日两国,正是由于前锋和中场球员成为进军欧洲的主流,才帮助他们的国家队打开了胜利之门。 攻击力弱是亚洲足球滞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障碍,这同样是中国足球亟待突破的瓶颈。与后卫相比,中国的前锋和中场球员无论是身体条件、奔跑耐力还是参与防守的意识都稍逊一筹,显然不符合欧洲高水平联赛的最低标准。孙继海称,如果祁宏的体能更好一些,就有可能在欧洲球队打上主力,而杨晨更以切身经历做了现身说法。 遗憾的是,面对工兵型球员在出国潮大出风头,国内意识最好、天赋最高的技术型球员却反应冷淡。因为他们可以在甲A联赛的温室里受到照顾,打不了全场就打半场,何必折磨自己非得过体能关呢?俱乐部和球队投鼠忌器的做法,惯得这些球员在体能上的疲软蔓延到比赛作风的低迷、日常生活的散漫,缺乏拼搏精神和求胜欲望,导致中国男足长期难以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上的遭遇再度敲响警钟:没有锐矛,只有坚盾,最终还是要被人家射成“筛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