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美国遭遇德国,当前度邂逅现任,当克林斯曼对上勒夫,是谈笑风生忆往昔峥嵘,是不留情面天雷撞地火,还是执子之手相偕而去?
1:0,一场没有火药却精彩纷呈的比赛,就是答案。
主人公的心情或许我们无从揣度,但此番对决,土生土长的德国球迷们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
![]() |
轰炸机,是德意志战车的标志之一,或者说,是这支部队的旗手。
克林斯曼——金色轰炸机,单看这飘逸的美名就能体会当年在绿茵场上奔跑庆祝的金发少年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更何况,他曾带领着朝气蓬勃的战车书写出“一个夏天的童话”。
![]() |
德国人爱克林斯曼。小组赛第二轮美国对阵拥有C罗的葡萄牙,一场事关生死的比赛。德国电视二台专门在球场边架起一台摄像机,90分钟,只为他。克林斯曼的一颦一笑,低头,蹙眉,怒吼,狂喜,懊丧,落寞,尽收眼底。收看网络直播的球迷可以选择Klins-cam,触摸他的每一条皱纹、每一个眼神。
![]() |
德国人“恨”克林斯曼,恨他们爱的克林斯曼带着一群陌生人站在战车对面,叫嚷着“我们要击败德国。”一张恶搞照片26日在《图片报》等网站上广泛流传,原本玉树临风的克帅被整得鼻青脸肿。
![]() |
德国人不怪克林斯曼。克帅和他的搭档、1996年带领德国队夺得欧洲杯的功勋教练福格茨一样,都是因为与足协产生分歧,才在人气高涨的时候离开岗位的。这在德国人眼里不是秘密。当福格茨接受弟子邀请,出任星条旗顾问时,几乎所有德国媒体都在头条醒目地写着——“复仇”。
德国人不NC粉克林斯曼。“克林斯曼带领下,球员体能水平非常高,可战术,不那么好。”06年夏天,那支不被看好的日耳曼军团一路斩杀豪门拿下亚军,他们所依仗的战术,几乎全是出自那位默默守在克帅身边的俊俏大叔——勒夫。这在德国,也不是秘密。再之后,克林斯曼执掌两年的德甲传统豪门拜仁,似乎也少了一张像样的成绩单。
![]()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或许格策、穆勒、厄齐尔、诺伊尔这群小鲜肉还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对克帅的些许陌生。但拉姆、克洛泽、小猪,面对当年一手提拔自己的克帅,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
终场哨响。克林斯曼与迎面走来的美国弟子们击掌庆贺,然后走向战车的小伙子们,微笑,拥抱,祝福。当他还在同默特萨克寒暄时,拉姆满脸笑容地跑来,拍拍恩师肩膀,伸展双臂,讨要一个大大的拥抱。
![]() |
克林斯曼和勒夫,终于还是执子之手共进一步。数天来阴雨阵阵的柏林也终于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倾泻后迎来晚霞。
“他是我们的英雄,德国人都爱他。他和球队夺得了世界冠军,他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但今天,只是今天,他是我们的对手。”
注:作者商婧系新华社柏林分社记者
![]() |
扫描二维码,订阅商婧的自媒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