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队算是可怜到家了,他们甚至没有条件去学习马尔代夫队在主场对付中国队的方法――找来一个身高在1米80以上的板凳后卫。
但看着中国队依靠身高优势在矮小的柬埔寨队后卫头顶进行“高人一等”的配合,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坐在场边教练席上的应该是徐根宝,而不是走遍世界“点石成金”的南斯拉夫人米卢蒂诺维奇,在场上比赛的,是初出茅庐的蔡晟、翟飙,而不是在国内职业联赛和法国、德国的比赛中见过世面、受过锻炼的李金羽、谢晖[请给"谢晖"打分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 。
中国队只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战术来打败柬埔寨,就像十年前的奥运会外围赛中国队横扫东南亚几支球队时一般无二,如果说有些不同的话,那就是比分差距还没有十年前那么大,战术质量还没有十年前那么高。这种可悲的历史相似,几乎要逼着人们把中国足球今天的水平,和十年前划等号。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国家队只能用这么种高举高打的战术来对付马尔代夫、柬埔寨和印尼,那么让徐根宝坐在米卢如今的位子上,我们看到的比赛会成效更高、结果更令人满意。最简单的一点,徐根宝只需要像当年那样,教导申思这样负责边路起球的前卫,不要开平高球,要给锋线球员头顶起高吊球,情况就会有明显的改善。还记得当年申思一直无法做到徐根宝的要求,开出的净是当今世界最讲究的又平又快又有弧线的定位球,结果被徐根宝大骂,后来徐根宝干脆让申思到一边反省,自己用脚尖搓出高飞入云的吊球,这样的球,才能让谢晖、范志毅的高空优势在比赛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
但我们看到的是,申思开出的定位球,在前点总是被对手顶到,因为队友全部等在远柱后点,曲波在右路的传中球也显得太平,结果总是扎堆而无法形成多点冲顶的国家队高佬们,干脆就很难顶得到球。
在申花队的时候,申思的弧线球可以在前点、中点和后点形成不止三个攻击点,为了让队友先让出威胁区,然后再突然插上和传到的皮球会合,申思会一次次地挥手要求队友全线回撤5到10米,所以看申花队的比赛,能够知道申思的足球智慧对全队有多大的影响力,他一挥手,定位球时选位的队友会像退潮一样回撤。但在国家队,他的智慧没有丝毫用武之地,因为根本没有默契。
谢晖把一个酷似当年联赛申花式高吊打法的球摆渡给李金羽,后者接力顶入,这样一个打破僵局的入球,把国家队的技术水准和战术追求降格到了10年前的档次。这么些年职业联赛的洗礼,这么多外籍教练的调教,这么多高水平比赛的磨炼,如果就是这么个结果,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对过去十年间中国足球的所谓“进步”,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说球队磨合不够,打马尔代夫的两场比赛不得不以比较初级原始的高举高打作为主攻手段,那么还说得过去。但在对阵被马尔代夫6比0击溃的柬埔寨队时,还是这样一副面貌,而没有任何流畅的传接、清晰的组合,那么米卢手下的这支国家队,它的战术追求和努力方向,则可能被大家认定是落后的、反潮流的,没有任何前途的。
谁都不愿意看到中国足球以“历史倒退”的面貌现世,米卢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中国足协有责任让他明白,如果他改变不了这一点,那么可以用这种手段做得比他更好的人选,我们有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