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特派巴西记者王玮皓文图
本报圣保罗专电在巴西,足球早已成为这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铭记、传承最好的方式是建造一座博物馆。圣保罗的查尔斯·米勒大道上,巴西的第一个足球博物馆讲述着他们在20届世界杯上的辉煌和失落。世界杯期间,这里也成了游客们必定造访的地方。
浓缩历史
足球博物馆位于圣保罗市中心,它曾是圣保罗市体育场。体育场建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当时是拉美地区最大的体育场,如今,这座球场已经被列为圣保罗市的文化遗产,并在2008年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改建成博物馆。
一进入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由许多个时间之门组成的长廊。每道门代表着一届世界杯,门楹和地面上用一些幽默的话语写着每届世界杯巴西队为什么输,又为什么赢。比如,第一道门的问题是:“1930年乌拉圭,为什么巴西会输?”地上的答案是:“当年巴西球员都是里约人,很不习惯乌拉圭的寒冷天气。而乌拉圭的披萨上,没有巴西人习惯吃的厚厚的番茄酱。”对于以往的失利,看得开的巴西人一笑而过。
主大厅是关于巴西世界杯历史的完整介绍,球迷可以按照时间轴直观地从地面铺设的“巴西世界杯之路”和墙面上的“世界杯历史”两个角度去了解。众多展品中,最吸引人的自然是那座大名鼎鼎的雷米特杯(右图)。1970年,这座出自法国雕刻家之手的金杯被第三次夺冠的巴西队永久珍藏。然而,该金杯于1983年在里约失窃,被盗贼熔化成了金块,虽然如今馆藏的这座金杯只是一个复制品,但还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合影。
在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为球王贝利设置的展览室,里面陈列着他捐赠的140多件私人物品。包括年轻时打工用的木质鞋油盒,第一次参加世界杯时穿的球衣,1969年打入第1000球时的足球等。此外,贝利还为博物馆拍摄了一段视频,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足球博物馆的意义。
中国元素
博物馆分三层16个展厅,除了常规的照片墙和藏品展柜,博物馆还使用了很多巨型投影幕、虚拟光影以及多媒体互动设备,你可以试试自己射点球能踢出多高的速度,也可以和大屏幕上的内马尔一起比比颠球的水平。
展柜里陈列着各个年代的足球、球鞋,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排“玩具”:塑料小人儿的头,透明胶布包裹的纸团,被棉絮破布撑满的袜子、毛线团,还有易拉罐。相互之间看似没啥联系,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可以用来踢的——以贝利为代表的巴西一代又一代从贫民窟里长大的球星,就是从踢着这些玩意儿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足坛赛场的中央。
中国人是世界杯的看客,但足球起源于中国却是公论,本报世界杯“爽巴”特刊厚重河南推出的“寻迹中原古竞技之蹴鞠”系列报道,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过在圣保罗巴西足球博物馆,有关中国的印记很少:2002年韩日世界杯小组赛0比4负于巴西队的一幕,成为中国足球在这座博物馆内仅有的两个元素之一;另一个就是蹴鞠作为足球的起源,在博物馆历史长廊中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