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世界杯上,国际足联采用了多项技术改革,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了解,在1/8决赛出现了5场加时赛之后,国际足联又开始酝酿一项新的改革——在比赛中使用第四替补。
技术革新成为巴西世界杯亮点之一
在巴西世界杯上,国际足联推行了多项技术改革。
其一,门线技术。即在比赛用球中嵌入一枚芯片,当球穿过设置于球门区域的传感器时,该芯片可向裁判发送信号,确定进球有效。在小组赛首轮法国对阵洪都拉斯的比赛中,裁判正是凭借这一技术判定进球有效,让法国队取得了2:0的领先,避免了误判。
其二,比赛暂停。即在高温天气的情况下,裁判有权暂停比赛,让运动员补充水分。在1/8决赛荷兰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当进行到第33分钟时,主裁判举起暂停手势叫停比赛,双方球员赶紧来到场边补充水分,转播屏幕上也出现了Cooling Break(降温暂停)的字样,这是国际足联首次确认足球比赛中出现降温暂停。
其三,任意球喷雾技术。揭幕战上,当东道主巴西与克罗地亚比赛进行到第42分钟时,巴西队赢得任意球。只见主裁判西村雄一跑向拥挤的人墙,一猫腰,随着他胳膊划过之处,球场上出现一条白线,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人墙定位喷雾。
除此之外,本届世界杯还采用了4K超高清电视转播、记录跑动数据的芯片球鞋等多项高科技。这些技术的引进,让比赛更加公平,更加人性化。
加时赛使用第四替补引发普遍支持
在多项新技术受到好评的同时,国际足联又计划推行一项新的规则改革,即如果进行到加时赛,双方可以多一次换人名额,也就是说,整场比赛,双方将会有四次换人名额。
据统计,迄今为止,在本届世界杯中,替补球员进球数已达到29粒,创历史新高。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很多教练已习惯于将替补球员作为战术棋子,在对方处于疲劳期的时候,将其派上场,给对手致命一击。
国内足球名宿吴金贵表示,这个提议非常值得支持。在淘汰赛尤其进入加时赛后,球员体能已经达到极限,比赛容易陷入沉闷,如果换上一名体力充沛的替补球员,比赛场面将大为改观。
倘若“第四替补”的提议能够通过,将会在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