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正在沿着通往球王的道路前进。”这是前球王马拉多纳对他的老乡、后辈同时也是他当年的弟子的评价,时间是对瑞士的八分之一决赛结束以后。
自从马拉多纳这个矮胖子披上蓝白箭条衫起,他就幻想着成为他的主宰。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尽管肯佩斯、帕萨雷拉等1978年夺冠的功臣尚在,22岁的马拉多纳已经是当仁不让的“当红炸子鸡”。但这届阿根廷队坏事就坏在肯佩斯还没有老去,还想继续发挥余热,而天赋异禀的马拉多纳也想以老大的姿态掌控全局。矛盾由此产生,肯佩斯已不复四年前之勇,马拉多纳尚稚嫩,两个核心其实一个也靠不住,所以阿根廷队开幕式上就输给了“红魔”比利时,小组赛跌跌撞撞出线后,又接连输给巴西和意大利,无缘卫冕。
1986年和1990年两届杯赛阿根廷队获得一冠一亚,马拉多纳也取得了他不逊色于贝利的成就。其主要打法就是完全以马拉多纳为核心,别的队员都是配角,敲边鼓、跑龙套的,扮演的是锦上添花的角色,当然,如果在马拉多纳被死盯的时候能勇敢站出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可以让对手更加难以防范。1986年的巴尔达诺、布鲁查加,1990年的卡尼吉亚、鲁杰里就是这样的“演员”。
2010年的阿根廷像极了1982年的阿根廷。23岁的梅西已经红遍全球,有球王的名分,但真正的境界和功力尚浅,还不足以让同样有一定“江湖地位”的伊瓜因、特维斯、马斯切拉诺等成为“死忠”,贝隆、帕勒莫又已经老去,所以阿根廷踢的是一种莫衷一是、一盘散沙式的足球,基本上属于随心所欲型,淘汰赛遇到德国这样纪律严密的铁血军团,焉能不败?
今年的阿根廷队简直就是1986年阿根廷队的翻版:梅西正如日中天,几乎凭一己之力把阿根廷推进了四强。在队内,他又有绝对的权威,是更衣室真正的主宰,连主教练都不愿干涉他,更别说别人了。所以阿根廷队入场时,走在最前面的梅西怎么看怎么像影视作品里掌门人的出场亮相,器宇轩昂,信心满满,只是没有穿风衣、戴墨镜而已。迪马利亚、伊瓜因、阿奎罗这样的大腕都心甘情愿、俯首帖耳,遑论拉维奇、帕拉西奥这样的打酱油球员了。他们对梅西的信任已经到了盲从的地步。
梅西能发挥多高的水平,阿根廷就能走多远。有这样的球星不发挥他的作用,那教练员是傻子;知道对手有这样的核心不去重点盯防,那就是憨子;于是无论哪场比赛,只要梅西一拿球,前后左右的队员就像护卫皇帝的大内侍卫一样围了过来。更多的时候梅西无计可施,只有极少数时候能够杀出重围。对他这样级别的球员来说,一场比赛有那么一两次就够了,于是就有了他亲力亲为的几次绝杀,有了给迪马利亚的绝妙传球。就连伊瓜因打进的那个制胜球,首先也要归功于梅西:是他在中场左晃右带,从4名比利时球员的夹击中把球分到边路,迪马利亚才能舒服地传中,才有了伊瓜因的顺势一击。
荷兰人也不会不看前面的比赛录像,他们也知道如果让梅西尽情发挥,他们的冠军梦又得到下一届才能圆了。尽管声名显赫的欧洲足坛两大恶人之一的“北德容”不一定上场,但梅西得到的照顾一定不会少,拉拉扯扯,磕磕绊绊,都是必不可少,和马拉多纳当年的待遇差不多。区别是马拉多纳是靠身体结实、重心低来摆脱纠缠的,梅西的武器是灵巧和速度,可以被你死盯,但绝对不能被你盯死。关键时刻只需要给他几秒钟,刀锋划过,电光火石间,敌人脖颈间已多了一道长长的伤疤,鲜血喷薄而出。
用好梅西不等于让梅西唱独角戏。需要伊瓜因、阿奎罗多帮他,多跑动、多穿插,即使不能进球,也要把敌人防线拉得更开些。只有这样,梅西的机会才能更多,给队友做的球才更舒服,赢球的可能性才更大一些。否则,光玩梅西一个人,靠他自己在身高接近1.90米的荷兰长人阵中左冲右突,累也会给他累死,那样的话,阿根廷纵然拥有梅西这样的不世出的天才,也照样“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