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这些数字在足球场上通常代表前锋,后卫和门将。过去一个月,这些数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意味着11个小时的时差,凌晨4点的比赛和连续奋战1个月后换来的身心俱疲。一月之内,中国观众熬夜,请假,辞职;一月之内,微博、微信满屏尽是比分、竞猜、晋级、淘汰。四年一次的轮回,世界杯又一次把控了中国观众的生活节奏,成了这个夏天唯一的主角。
除了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中国观众一直都只是世界杯的看客,但我们的热情却高出不少参赛国,毕竟有些参赛国的球迷在本国球队打道回府之后便不再持续关注世界杯了,可是只有我们从揭幕战的那一刻开始,坚持到决赛的终场哨响起。这是为什么?在这里,我想从影响消费者心理的三个因素来解释这种“世界杯的中国现象”。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心理,文化,情境。
【心理因素】通过支持不同球队表达自己的态度
除了足球比赛本身的魅力,世界杯的稀缺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对于大多数球员来说,参加世界杯的机会不过两三次,超过三次的幸运儿在足坛上屈指可数。很多球员都曾说过,儿时的梦想就是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杯。对于电视观众来说,物以稀为贵,难得的机会也使得他们不容自己错过世界杯的比赛。
此外,不同于参赛国的球迷,中国观众可以不受国籍的影响,选择支持32强内能够符合自己欣赏的精神和气质的某支球队。这也算是世界杯带给失望的中国球迷的一种“安慰”吧。比如,喜爱德国队的球迷往往崇尚团队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支持荷兰队的观众一定是热情奔放,追求华丽。中国观众选择不同球队表达自己的态度,球队也在承载中国观众的某种心理诉求。
【文化因素】观看纷繁大千世界的窗口
同样是足球比赛,在社会效应的层面上,商业包装的极其成功的欧冠联赛与世界杯相比,却难望其项背。对于窝在沙发里的中国观众而言,世界杯将足球版图上的重要势力聚合一处,成为观看纷繁大千世界的窗口。人种的差异,民族的性格,思维的特质都在一支23人的足球队上集中体现与表达。普遍训练有素的欧洲列强,对抗奔放得甚至散漫的非洲队和将足球艺术化的美洲球队,不同的足球文化碰撞产生强烈的磁力,把世界杯变得丰富而有趣。世界杯是全球文化交相呼应的舞台。
当然,本土足球文化的积累与培养也决定运动本身及其赛事的受欢迎程度。虽然国家队成绩令人尴尬,但足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短,1978年便开始转播世界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直播欧洲联赛,这些都为足球文化在本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情境因素】记忆碎片将中国人带入世界杯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的阶层会影响他们对消费品的选择。在世界杯期间,每个中国观众无论年龄、身份、收入、看球时间长短,大家的身份属性只有“阿迷”、“意迷”、“巴迷”或者“德迷”,即便他们看球的方式和所处环境有所差异,但是对于世界杯的参与感是一致的。在世界杯期间,大家的阶层差异变得模糊,每个人在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和消费世界杯。
对于很多的中国观众来说,世界杯还有着一种关于家庭的记忆,一种关于成长的记忆。老一辈的球迷会记得十几人围在一个9英寸黑白电视机前观看1978年或者1982年世界杯的场景,年轻一些的球迷会记得与父亲一起夜里抱着西瓜,观看彩色电视机里1994年美利坚的巴乔和1998年法兰西的罗纳尔多,也一定会有很多观众记得大学宿舍里面十几人赤身观看2002年的中巴大战和2006年的意大利夺冠。每当世界杯年,这些脑海中的碎片会一下把中国观众带回到那些年的情境当中,使人不由自主地进入世界杯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