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 吹
差一点点,墨西哥队本应稳稳收获的一场胜利,就在“阳光之城”纳塔尔罕见的大雨中被裁判扼杀。而在萨尔瓦多的另一场雨战中,意大利名哨里佐利的一个点球判罚,也影响了荷兰与西班牙这两支欧洲劲旅之间较量的结果。
继开幕战日本裁判西村雄一“导演”比赛后,在北京时间今晨进行的两场世界杯小组赛中,裁判又一次成功抢镜:墨西哥队的两粒进球被当值主裁罗尔丹吹掉;里佐利在西班牙与荷兰的比赛中,判给了卫冕冠军一粒颇具争议的点球。
赛后,裁判员也成功抢占世界各国媒体的头条,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争议判罚
▲在今晨进行的墨西哥队同喀麦隆队的小组赛上,主裁判罗尔丹(左)吹掉墨西哥队两粒进球,存在很大的争议,但顽强的墨西哥队还是凭借佩拉尔塔的进球,获得了一场宝贵的胜利,图为队友正在为进球后的他擦拭荣誉战靴
图/新华社
第26分钟
巴西队内马尔肘击克罗地亚中场面部,裁判出示黄牌警告(慢动作显示可给予红牌)
第70分钟
巴西队弗雷德在禁区内被克罗地亚中卫洛夫伦拉倒,裁判吹罚点球(慢动作显示接触并不明显)
第11分钟
墨西哥队埃雷拉传中,多斯桑托斯破门,裁判吹罚越位,进球无效(慢动作显示仅有半个身位越位)
第30分钟
墨西哥队多斯桑托斯接队友传球头球破门,裁判吹罚越位,进球无效(慢镜头显示为好球)
第25分钟
西班牙队迭戈·科斯塔被荷兰队德弗里绊倒,裁判判罚点球(慢镜头显示是科斯塔踩在了防守队员的脚上)
除署名外本版文/记者张岩制图/李铭
裁判选拔要民主不要精英?
一个没有见过C罗的裁判是否可以执法世界杯?在本届世界杯的24名正式裁判中,有好几位从来没有执法过知名俱乐部的比赛,在赛场上都没有见过大牌球员。
国际足联是一个对新科技敬而远之的组织,因此,世界杯的赛场上主裁判就是王——他完全可以忽略来自助理裁判的提示。在这种情况下,主裁的水平就成为了公平唯一的标准。
然而,世界杯这个全球最受欢迎的比赛,在裁判的选择上采取了“要民主不要精英”的方式:国际足联从40多个国家选择裁判,类似于奥运会篮球比赛从全球所有的协会选择裁判的方式。
有批评者认为,世界杯理应起用那些混迹于顶级联赛、常与巨星打交道的裁判。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对付”C罗这样的大腕。然而,执法世界杯这样顶级比赛的裁判却不都是最顶级。
摘自美国著名报纸《华尔街日报》编译/记者钱业实习生郭洋洋
“菜鸟”当家国际足联不负责!
评判一个裁判是否合格,国际足联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为了能够让裁判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平衡发展,近些年国际足联大力扶植一些足球相对欠发达地区相对年轻的裁判员。在这种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裁判有机会走上了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赛场。
但是,在这样举世瞩目的比赛中,国际足联在人员的筛选和决定上,让人感到意外且有些难以理解。
本届世界杯的裁判员名单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手”,但在最为关键的一场开幕赛中,国际足联却选择了一个只有执法亚洲比赛经历的裁判。按规则,只要裁判员的国籍有别于两支参赛球队,他就可以被委派执法。那么,国际足联怎么就固执地选择了这位裁判呢?
还记得四年前英格兰与德国比赛中出现的门线冤案吗?如果当时执法的不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拉里昂达,而是来自欧洲或者美洲的更有经验的裁判,那么最终出现在四强战中的球队还不一定是谁呢。
其实,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国际足联依然可以按照抽签的方式决定临场裁判,但能否控制一下裁判选择的范围,让更富有经验的人来肩负起如此重要的职责呢?比如来自英法西德这些国家的“黑衣法官”,他们既有丰富的执法经验,参与比赛的级别也与世界杯更接近。
这么说并不存在任何歧视,因为即便是名哨韦伯也在上届世界杯的决赛中出现过失误,但至少他经验丰富,也更受信任。而让一个“菜鸟”去执法重大比赛,不仅不妥当,甚至有些不负责任。
摘自美国新闻网站PolicyMic
编译/记者张昆龙
如此执法你们让职业蒙羞!
用尴尬来形容这届世界杯到目前为止裁判的表现一点都不为过,错判和误判让他们饱受争议,虽然我不认同个别媒体对于某人的严苛指责,但是这些人的糟糕表现其实已经让人们对于这个职业感到了不信任。
裁判也是普通人,会犯错误。但是,如果在一场或者几场比赛中,接连地出现很多问题,那么人们确实有理由去质疑他们——到底是什么让裁判的表现如此尴尬?
对于每一个条例是否了然于胸并执法到位,这样的疑问一次次地出现在球迷和观众的心中。国际足联和他们的裁判委员会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是他们让本应该备受尊敬的职业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要想消除这样的既成印象,除了裁判员本人要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外,在日常的培训过程中,国际足联也需要从整体上继续给这些执法者以指导。
正如口碑是靠每个人之间传播开来的一样,权威也是需要从每场比赛中积累而来。目前,世界杯裁判的表现已经让这个职业蒙羞,要想奋起直追,任重而道远。
摘自德国著名裁判默克接受英国著名足球网站Goal的采访
编译/记者张昆龙
松紧无常判罚有个标准吗?
如果说在球场上运动员面临着进攻还是防守的选择,那裁判员也同样有大胆判罚和谨慎吹哨这两个让人头疼的选择。
不过,从世界杯开赛至今,裁判员们似乎还没能为自己设定好一个最合适的尺度,比赛之中他们经常在关键时刻变换自己的吹罚尺度,应该果断响哨出牌时显得过于谨慎,应该谨慎吹罚点球或取消进球时又显得太过大胆。
例如墨西哥与喀麦隆的比赛,面对墨西哥队的进球,主裁罗尔丹两次毫不犹豫地示意无效。但在面对本应出示黄牌的犯规时,他却视而不见,喀麦隆队员姆比亚肘击对手本应得到黄牌,却逃过一劫。
本届世界杯,裁判员在出牌方面显得有些腼腆——场均出示黄牌3张。四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上,裁判们场均出示了3.9张黄牌。但在判罚点球这样本应更加谨慎的时刻,本届世界杯的裁判又显得很慷慨,禁区内的每次倒地和身体接触都没能逃过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