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杯堪称科技含量最高的足球盛事。从可令球员保持凉爽的球衣到可提高球员速度和球技的球鞋等不一而足。
昨晨,当法国的本泽马攻破洪都拉斯的门,这球到底是进了还是没进?虽然洪都拉斯人都在抗议,但主裁判通过手腕上特制的手表获得清晰的信号——球进了。于是,像兰帕德那样的冤假错案再没有出现。“门线冤案”这个词已经属于历史。高科技令所有的争论都只能停留在情绪层面。
洪都拉斯的抗议,很苍白
昨晨,高卢雄鸡法国迎战洪都拉斯。本泽马打入两球,并且制造了一粒乌龙球,其中这粒乌龙球的出现也令本届世界杯首次引入的门线技术首次大显身手——这是首次有进球通过门线技术被成功判定。
当裁判根据仪器提醒判定球已越过门线时,洪都拉斯的球员怒了、主帅怒了、球迷也怒了。紧接着大屏幕播放了门线技术的回放,先展示了皮球击中立柱后在门线上划过时的情况,随后又显示了皮球碰到洪都拉斯门将后越过门线的画面。
播了一遍,场上仍嘘声不断,现场大屏幕索性再播一遍,部分洪都拉斯球员这时停止了抗议,而观众大部分也安静了下来,只有洪都拉斯队主帅苏亚雷斯还拉着法国主教练德尚说理。后者告诉苏亚雷斯,进球的判断来自门线技术,主裁和边裁也没办法。对此,苏亚雷斯也无话可说。几乎第一时间,本届世界杯官方用球“桑巴荣耀”的官方推特就发了一条幽默的信息:“相信我,这球进了。”
进没进球,裁判听手表的
为了避免上届杯赛英格兰“门线冤案”再度上演,本届世界杯启用了GoalControl门线技术,通过一个监控相机(每秒可以拍摄500张照片)和软件,能够准确地识别足球是否真正地越过球门线,减少误判情况。14台高速摄像机以5毫米的精度记录球门情况,实现三维扫描和跟踪捕捉,定位皮球位置。皮球一旦越过球门线。裁判手腕上的电子表将会震动、闪烁,提醒进球有效。
如果说,揭幕战上马塞洛的乌龙球回放是门线技术首次在世界杯的舞台呈现,更多的人看过后觉得是多此一举,可当智利对阵澳大利亚以及法国对阵洪都拉斯的比赛都通过门线技术解决了“进球悬案”时,你不得不承认这玩意真管用,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延伸阅读
技术改变世界杯
A裁判用隐形喷剂
本届世界杯裁判将使用一种可挥发式隐形喷剂。当有球员获任意球机会时,裁判将以球为中心,在距球9.15米处画线。据悉,该喷剂画出的线仅可保留一分钟。罚球结束后,球场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B球鞋内置“肌腱”
某球鞋制造商开发了一种新鞋。这种球鞋使用了3D编织技术,减少球与脚之间的间隔。同时鞋的顶部有动态贴合高帮鞋领,让人感觉更舒适自然。此外,球鞋还有类似肌腱的部件,可像弹弓那样帮助穿戴者加速。
C高科技球衣
乌拉圭首秀爆冷输球,但是他们的紧身球衣还是赚足了关注度,球员每一块肌肉线条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供应商表示,球衣做这么紧是有其特殊作用的。这套球衣所使用的材质非常特别,植入了类似绷带的物质。这种被称为ACTV的绷带可以给肌肉细微的刺激及按摩,使人体肌肉最大程度地发挥效能,并且能为其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能量补充。配合腋下的网眼材质,整套球衣的通风效果其实很不错,活动幅度也不会受到限制。
■天府早报记者李玥林实习生郑亚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