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世界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没想到,这一届世界杯的“送别”之曲会响起的这么早,这么急。
赛程刚刚过去1/3,我们就要向卫冕冠军西班牙、亚洲小伙伴澳大利亚挥手作别。此外,更有英格兰、日本、希腊、喀麦隆等队也已做好了改签机票的准备。
都说这届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杯是足球回家之旅,满满都是温情。可气温多变、潮湿闷热的南美大陆,却让绿茵场上的竞争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对上述球队来说,他们可能还来不及享受球迷的激情,就要独自品尝失利的苦涩。
目前已经出局、或即将出局的球队,基本都以欧洲、亚洲、非洲球队为主,换言之,坐拥主场之利的美洲球队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南美奇兵智利面前,不管是生猛硬朗的澳大利亚还是打法纯熟的西班牙,都幼稚的像个孩子。两场完胜,直接灭杀了对手的出线希望。纵观比赛过程,在智利强大的整体面前,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可说绝望。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技术,智利人都占据上风。坚韧的防守,充满想象力的传递,坚定的反击,前锋的犀利……拥有了这一切元素,还会担心什么“死亡之组”吗?
赛前,恐怕没人想到智利能杀出西班牙和荷兰的包围圈,可时至今日,恐怕更多的人会为荷兰能否守住小组第一而担忧。在球迷看来,相较于跌跌撞撞的比利时,智利才应该是“最大黑马”。
智利之外,哥伦比亚也打出了1990年以来的最佳表现。两战两胜确定出线,哥伦比亚的进攻实力也颇令人胆寒。即便头号射手法尔考缺阵,并不影响球队场均打进2.5球。
落寞贵族乌拉圭,尽管首轮输掉了与哥斯达黎加的美洲内战,但却赢下了与英格兰的生死之战。带伤出场的苏亚雷斯,两球绝杀,让欧洲的希望又少了一分。
南美传统两强的晋级道路也是一片坦途。两轮过后,东道主巴西虽只有4分,但最后一轮对阵已无心恋战的喀麦隆,已基本锁定小组第一。阿根廷在首战击败波黑后,无论是伊朗还是尼日利亚都无法对“梅家军”构成威胁。
连巴西在内,本届世界杯共有10支来自美洲的球队参赛。对美国和墨西哥来说,此次也算半个主场。他们的成绩也是不负众望,一个与巴西同分,一个绝杀加纳,先手在握。
从目前小组的晋级形势分析,起码能有7支球队晋级16强,不会少于有13支球队入围的欧洲区。而非洲、亚洲球队此次更有小组赛全军覆没之忧。推演淘汰赛的进程,南美球队有相当大的可能在四强中占据三强。这样的情况,在世界杯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不过,欧洲球队一到美洲就疲软,却已成定律。历史上,只要是在美洲大陆举行的世界杯,欧洲球队前后七次冲击均告失利,只留下了里维拉、内斯肯斯、马特乌斯、巴乔们的忧伤背影。
南风劲吹。简单的一个主场之利,显然无法解释。
除巴西、阿根廷外,美洲其余球队效力欧洲顶级联赛的球员并不占多数。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个别明星球员外,大多数的美洲球队对球迷来说都是“陌生人”。
网络时代,信息的公开透明使得完全意义上的“神秘之师”不复存在,但与欧洲几大联赛的广泛传播相比,欧洲球队还是显得更为透明。而观察美洲球队的机会,无非是预选赛、热身赛等仅有的几次机会。一在明,一在暗,自然给了美洲球队以可趁之机。
从技战术打法看,无论是智利还是哥伦比亚,绝对可以说是整体的胜利。就单兵作战而言,他们的明星球员放在欧洲,最多也就是中上等。但正是这样一支平民球队,却能把自身的身体优势和技术打法结合得恰到好处,凭借娴熟的整体,屡屡击溃欧洲所谓的“全明星阵容”、“无敌舰队”。
足球,本就不是靠堆砌明星就能取胜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主场作战的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美洲球队本就以激情见长,素有“人来疯”的潜质,不怕大场面。主场球迷的欢呼助威,多半能让他们超常发挥,平添几分功力。
不过,不管南风刮几级,对球迷来说,比赛好看就行。这一点,起码在进球数上已经超标了。在已经结束的23场小组赛中,场均进球达2.87个。接下来,就是希望经典的对决可以再多些,难忘的场面可以再多些。
每届大赛,送别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题。送别中有遗憾、有不舍、有悲壮、有扼腕,有苦有痛有眼泪。而这,恰恰就是世界杯的魅力所在。送别中,留下希望。下一个四年,再见。 本报记者 董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