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际级裁判 李志中
昨天的四场球,我印象最深的是执法洪都拉斯对瑞士那场比赛的阿根廷裁判皮坦。他是本届世界杯小组赛期间唯一连续3轮比赛都出场担任主裁判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国际足联对这名阿根廷人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球星梅西3场比赛都被评为最佳球员,而皮坦也在其出场的比赛日连续3场都被评为最佳裁判。至于他的表现,我相信球迷也都看在眼里。不过在昨天的这场比赛中,皮坦的吹罚和掏牌都有明显的倾向性,就如我昨天提到的,裁判员都明显保护了已经获得出线权的球队。
虽然皮坦是足坛名哨,但他在昨天对洪都拉斯球员和对瑞士球员的吹罚中也有一些明显的偏袒。比如第62分钟时,洪都拉斯队在禁区内有一次非常好的进攻机会,但他们的进攻球员被瑞士队后卫绊倒了,我认为这应该给瑞士球员一张黄牌,并给洪都拉斯队点球,但皮坦就眼睁睁看着这个状况发生却没有做出任何判罚——尽管洪都拉斯队的球员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或许因为这次不够公正的判罚,使得洪都拉斯球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表现很急躁,动作也有些粗野,皮坦却又非常严厉地掏出黄牌警告。同样在另一场厄瓜多尔队对法国队的比赛中,来自科特迪瓦的裁判员埃杜的判罚也有一些失准。比如开场不久法国球员萨科肘击对手但逃过红牌,而下半场比赛中厄瓜多尔球员安东尼奥·瓦伦西亚铲倒了法国球员迪涅,结果埃杜就直接向瓦伦西亚出示了红牌。尽管埃杜是2011年国际足联的金哨,但从他的一些判罚中,还是明显感觉到他的一些顾虑,尤其是针对已经出线的球队,掏牌非常不干脆。
随着比赛的进行,我觉得裁判员在最后一轮的表现不够稳定,甚至有整体下滑的趋势。不过,我相信等比赛进入淘汰赛,裁判员的状态也会有所回升。因为淘汰赛每一场比赛都关系到两支球队的命运,裁判员容不得半点疏忽。我个人认为,到了那个时候,裁判员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有顾虑。而裁判员如果没有包袱,他们的状态也会更好,执法也会更精准。
本报记者 黄越滔 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