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金色轰炸机 |
一场大雨,为德美之战添色不少,也让两位五十岁的男人变成了帅气的落汤鸡。当岁月轮转,韶华易逝,鬓角增添白发,额头平添皱纹的时候,他们依然激情四射,那深深地拥抱不禁让人感慨,果然是好基友。这就是克林斯曼和勒夫,昔日的战友,如今的对手,但除去了比赛的因素,他们还是朋友。两位德国人各为其主,他们没有窝窝囊囊的等一个平局,而是刺刀见红的分出了胜负,德国式的友谊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我在岁月里改变了模样,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对于克林斯曼而言,无论是26岁捧起大力神杯,还是50岁率队再战世界杯,他心中相同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世界杯的舞台。花开花落又是一季,当我们印象中他还是那个金色轰炸机滑翔的少年时,他已经完成了转身,挥手作别的是青春,不变的是对足球的热情,迎来的则是睿智和儒雅的中年时光。
克林斯曼的球员生涯远比勒夫精彩的多,这点从“金色轰炸机”的美誉就可以窥得一二。三届世界杯打进11球,世界杯冠军、欧洲杯冠军,克林斯曼的职业生涯在国家队层面已经无需再有更多的赘述。克林斯曼是上世纪90年代最为出色的前锋之一,他站上过世界之巅、欧洲之巅,他是日耳曼精神最完美的诠释者之一。
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履历,所以当克林斯曼在42岁时可以带领德国队出战在本土进行的世界杯,作为一支不被看好的东道主,他们最终获得了第三名。熟悉这段经历的人可能都知道,克林斯曼在当时的德国队中扮演的更像是一个“政委”的角色,因为很多时候战术体系的设计都是来自于助手勒夫。
世界杯结束后,克林斯曼选择了急流勇退,当然前提是他已经知道勒夫会成为继任者。后来克林斯曼又回到过德国,执掌拜仁的教鞭,但显然这是一次并不成功的经历。终于,在两次与美国队主教练的位置擦肩而过之后,克林斯曼接过了教鞭。克林斯曼对于美国的熟悉可以和自己的祖国相媲美,因为妻子就是美国人,而且儿子还进入了美国青年队。
德国男人的友谊 |
对于克林斯曼本人来讲担任美国队的主教练压力相对于德国来讲会小很多,因为他带队的任务仅是带领这支队伍入围决赛圈。显然克林斯曼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不仅来到了巴西,而且从死亡之组成功的出线,甚至一度还有机会提前出线。
克林斯曼本人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一个教练,他所坚持的4-4-2体系被很多人指责为过时,但前锋出身的他依然愿意选择这样的战术,因为他深知单前锋或者无锋战术对前场球员的要求过高,至少目前这支美国队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7月30日,这个狮子座男人就将年满50岁,昔日的金色轰炸机已经有了谢顶的迹象,而且他也很难再次表演标志性的俯冲滑翔庆祝动作,但他的传奇还在继续。克林斯曼的辉煌期是1988年-1996年这个区间,因此对于很多年轻的球迷而言这是一个有些久远的传说。但因为2006年他担任过德国的主帅,掀起了一股教练帅过球员的风潮,因此也赢得了很多年轻球迷的喜爱。有人说,克林斯曼并非是三驾马车中成就最高的,但一定是球迷最多的,或许这就是金色轰炸机的魅力所在吧。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克林斯曼担任了美国的主教练,那么这支球队很难赢得这么多的关注,特别是非美国人的关注。毫无疑问,克林斯曼才是这支美国队的最大明星,这样的场景和2006年的德国队很像。克林斯曼对美国队的改造是成功的,而且他还邀请到了恩师福格茨担任美国队的顾问,这些都保证了美国队连创新高。
对于美国来说,足球已经不再是荒漠,二十年前他们在家门口举办了世界杯,挥手向荒漠说再见,二十年后他们已经是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足球强国,连续入围世界杯决赛圈,打进过八强已经证明了一切。克林斯曼对于这支美国队的改造还包括把德国人的执行力和意志力注入,即便不能百分百注入,但只要能学个百分之五十,对于美国队来讲也已经足够,这点从他们与加纳和葡萄牙的比赛中就可以看出。
你可以认为克林斯曼不是一个出色的教练,但作为一个政委,他甚至可以用超凡来形容。克林斯曼是一个改革者,他改变了德国足球,也改变了美国足球。多年后,当我们回望足坛,至少是德国和美国足球时,克林斯曼一定是一个被无数次提到的名字,理由很简单,他的改革将会让无数人获益,这是个长远的恩泽,一切都交给时间和历史去考评吧。(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