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赢了,法国输了。90分钟解决战斗,“1比0主义”不好看,不好玩,但好用。淘汰赛追求的就是好用。好用的球队,走得更远。
曲终人散。我的脑袋突然出现一片空白。空白之处,只留下了一个最关键的动作——单掌。
伤停补时阶段,法国前锋本泽马一记猛烈的斜击,被德国守门员诺伊尔的单掌化解。法国进入30分钟加时赛的梦想瞬间破灭了。诺伊尔一掌将法国打回了老家。
一记单掌!一记魔掌!
也许,这是诺伊尔的本能。守门员的本能就是不断阻挡对方的进攻,就是偶尔阻挡本方的乌龙。本能产生了精彩,本能导致了结局。如果诺伊尔不够本能,不够敏捷;如果这一记单掌,拍击的是空气……法国会走多远?他们会在120分钟内逆转吗?
上一届世界杯,法国小组出局,卫冕冠军灰头灰脸。这一届,他们无缘四强,却能唱着《马赛曲》骄傲地离开。德国继续着历史的强势,再次杀入半决赛。这样一支“咬不烂、拖不垮”的球队,会毫不留情地撕破巴西的颜面吗?经历了两场惊心动魄的淘汰赛,“桑巴军团”会被“日耳曼战车”碾压吗?
当年,徐根宝发明了“抢逼围”,还留下了著名的口号“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但中国球员像一群壁虎,无奈地作壁上观。德国与法国球员,不一定知道这些“东方故事”,但他们表演了这样的“抢逼围”,表演了这样的“逼迫式打法”。混乱之中,需要一球定乾坤的英雄,也需要惺惺相惜的英雄。
“1比0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记决定性的头球,一记决定性的单掌,就够了。
魔掌出击,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