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胜阿根廷捧起金杯,本届世界杯的打法已经成型。德国在八强对法国时走了回头路,将拉姆从中场拉回到右闸,将克洛泽从替补席放进首发,连克法、巴、阿功德圆满;阿根廷变阵更早,从小组首轮上半时打三后卫,迫于压力下半时回到平行四后卫,梅西得到更多支援,逢敌必克,面对德国前从未落后。
过去,世界杯是人们了解新打法,接触新思维的场合。随着资讯发达,世界杯不再是风格和概念碰撞的舞台,很多新生事物人们在欧冠和欧洲顶级联赛已先睹为快。在成绩占压倒地位的职业足坛,亦无多余空间给新思维进行尝试。上届世界杯和欧洲杯,西班牙借鉴巴萨的“无锋”夺魁,但这个玩法早在南非世界杯之前就问世了,眼下德国不过是拿来主义,拾人牙慧,且没有够秤的硬件模仿到底。随着苏亚雷斯转会巴萨,这个曾以无锋引领世界潮流的球会拥有南美三叉戟,也不大可能重操这套打法。无他,孕育和推广这个概念的瓜迪奥拉去了拜仁,而随着拜仁签下莱万多夫斯基,上赛季瓜氏弃用中锋曼朱基齐让穆勒等人越俎代庖也可能到止步。
较真一点,无锋绝非本世纪的产物,早在德国首夺世界杯之前,匈牙利人就以这个概念教训过协会足球的鼻祖英格兰,两回合友谊赛破英军大门十三次,令英国人用了几十年的WM阵型作古。当时,匈牙利主教练塞贝什让中锋希代古提回撤中场,摆脱对方中卫盯防之余,腾出空间让身后的内锋普斯卡什和柯启士切入,这一设想和当时效力皇马的阿根廷人,近日驾鹤的“金箭头”迪斯蒂法诺的打法不谋而合,均是以撤回中锋加强中场,令对手的后防茫然失措,无人可盯。后世荷兰将全能足球呈现给足坛,也是受到这一打法的启发,可见真正的革命,滥觞自战后初期那个动荡的年代。而在那之前,阿森纳传奇主帅查普曼采用“第三后卫”,首创WM阵型,也对战术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自从世纪之交,西班牙和法国将全队最有创意和威胁的球员“藏”到中锋身后,4231阵型便在全球蔓延开来,成为最近十年的阵型标配,全球群起效仿,放弃了世纪末一度盛行的442,竟至欧洲杯遇到希腊重拾352人盯人束手无策。本届世界杯荷兰以此阵暴打西班牙,我们有机会重温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一时的套路,至决赛前的63场共126个首发阵容,共有廿个采用3后卫,其中包括荷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和智利,意大利很不幸,只差10分钟就可厕身其间。其实,在韩日世界杯这个阵型就大行其道,比本届更盛,当时有53套阵容以3后卫加翼卫,接近半数。其中巴西、韩国和阿根廷。但在随后两届,3后卫失宠,在德国世界杯7个阵型中有1个,且打进4强者无一采用3后卫,淘汰赛阶段更只有墨西哥一例,到了南非3后卫更是在小组赛之后绝迹。
更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的退步。巴西,曾是技术好的代名词,但半决赛被德国七球重创,其个人技术之低劣,配合之笨拙无以复加。受巴萨打法的影响,加上过去十年裁判严惩粗野犯规保护球星,矫枉过正导致多项技术倒退。很多人觉得只有盘带过人和人缝中穿针才是技术好,忽略了拦截、争顶、传中、长传和任意球射门也是。现在再难看到当年博比摩尔一脚留住贝利脚下皮球的铲抢,也难看到赫鲁贝施禁区边头槌破关,任意球破门迄今只有梅西和泽马伊利,传中则基本不到位,遑论长传。进球少是进攻手段单调的结果,而进攻手段单调又是专项技术不过关的结果,因果循环,我们也就不得不忍受淘汰赛阶段加时破纪录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