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的美国队,还是2002世界杯那支队。当时不仅打入八强,而且在四强战中0比1输给德国时,基本控制了场上局面,乃至比赛结束后德国球员纷纷向美国球员致敬。更重要的是,那时美国职业足球仍不成气候,许多球员的工资赶不上中小学老师。当时有论者指出:整个美国队的工资,加起来还赶不上对方的一个球员。主教练是半路出家的体育老师,当初为了学习足球教练的知识,躲在更衣室里听隔壁对方教练怎么讲解。这种队居然能进入八强,岂不是可歌可泣!
但是,当这支队伍输给德国时,美国公众格外洒脱。记得当时读过篇文章,称美国幸好输了。为什么?因为美国什么都是世界第一,就是足球不行。如果足球也赢,其他国家还有什么好玩的呢?如此潇洒的背景是:美国虽然遭受“9·11”袭击,但依旧如日中天,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设计了美军同时打赢四五场战争的战略,称雄世界似乎不在话下。足球在美国还如同过家家的游戏,谁也不觉得是个能挣钱的行当。输就输吧。
十几年过去,足球在美国大热,美国人开始在乎输赢。另外,美国先是栽倒在伊战上,后又把世界拖入大衰退,如今尚未恢复元气,信心触底。足球一输,马上有种“伤不起”的感觉。
我佩服克林斯曼,不仅在于他是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更在于他对美国社会有着非常犀利的观察。2002年美国队创造奇迹后,接下来两届世界杯都难以重复那样的业绩。道理很简单:世界杯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每次都有些冷门、奇迹。但这些冷门和奇迹都是由弱旅轮番创造,美国不可能老摊上。克林斯曼指出,美国足球虽然已经很普及,但社会结构导致了足球的软肋。在欧洲,足球本是下层社会的运动。他特别强调:“像我这样在足坛上成功的人,多是出身寒微。”
在巴西等拉美国家,足球至今仍然是穷孩子的游戏。穷孩子没人管,在足球场上忘情,如果你有天才的话,这种环境更能让你越来越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因为穷,一旦发现自己有足球天赋,就全身心投入,将之视为唯一的出头之路。美国穷孩子的游戏则是篮球。他们的创造力在NBA中表现无遗。足球是郊区中高产阶层的运动,中高产家庭不鼓励孩子把足球当饭吃,而且长期以来足球确实也无法当饭吃。更重要的是,中高产不会放着孩子不管,而是把孩子的课外活动规划得天衣无缝。踢一个小时球,然后赶去另外一个活动,到点就走。训练都是在教练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很少有自己想象的空间。所以,看美国队踢球,球员虽然身体和技术都不错,就是缺乏灵性。最擅长的是定位球,因为那可以严格地按照教练布置的队形操作,随机应变的成分少,和橄榄球特别相似。
克林斯曼讲得很明白:并非美国足球不普及,也不是美国没有足球天才,而是美国的社会文化,目前还难以让足球达到欧洲和南美那样的境界。所以,他指出要注重在拉美裔中发展足球,因为足球在拉美裔中更像是穷孩子那种无拘束的运动。只可惜,目前他还无法在拉美裔中找到那么多人才而已。美国足协之所以雇佣他,并在世界杯前就续约,就是看中他的长远目光,希望保证他的工作不受比赛结果影响。
为人谦和、入乡随俗的克林斯曼,从来没有大声疾呼要为了足球改变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他知道足球在美国社会的斤两。但是,随着美国足球迷越来越多,足球的利益集团渐渐成势,使美国的社会与文化随着渐变。比如,最近对橄榄球的口诛笔伐越来越多,脑震荡的问题不停地被提出来。许多球迷高呼:美国人应该放弃野蛮的橄榄球而改踢足球。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总统奥巴马。他不久前曾公开说,如果自己有儿子的话,不会容许他搞橄榄球。美国大概只有不用操心选票的政治家,才敢这样冒犯橄榄球迷。这次世界杯,奥巴马高调关注,居然抽空看球,甚至亲自给神勇的门将Tim Howard和队长Clint Dempsey打电话,大赞美国队的表现。要知道,如今足球在美国不管怎么流行,奥巴马这代人肯定是在“足球沙漠”中长大的。以他政治生涯之繁忙,秀篮球的时间都不够用,很难有空突然迷上足球。这里显然是在摆政治姿态。这背后,是一场文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