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悉尼,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国际大都市,她提倡的多元文化发展理念深植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饮食文化更是如此。巴西人安德烈·费利西奥,2000年只身一人来到悉尼,为的是学习英语和观看奥运会。为了生计,安德烈在一家巴西烤肉餐厅打工,起初是在桌边为客人切肉,接着在厨房准备小食,最后烤肉竟成了他终身的事业。
在攀谈中,安德烈告诉我,以前在巴西的时候他就喜欢给家人和同学做烧烤,但绝没有想到以后会以此为生。然而,走进厨房后,仿佛是命中注定,安德烈突然意识到终将一生专注于此。命运的选择让安德烈从事起烤肉事业,2007年他在悉尼开了第一家巴西烤肉餐厅Braza。
![]() |
众所周知,澳洲是一块极度热爱烧烤的大陆。每逢佳节或周末,全家人和朋友一起在户外围着烤炉,听着各种鲜美的肉类与铁板间激烈碰撞后发出的美妙声响,聊着生活中点滴趣闻,对于澳洲人来说,这就是完美的一天。
在这样一个“烤肉国度”中,作为外来者的巴西烤肉如何才能谋得一席之地?或者说巴西烤肉究竟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的配比?是对火候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巴西人安德烈固执地认为,用木炭烤制出的菜肴,拥有特殊的好滋味。木炭能承担的烹饪方法,就是炭烤。在未与食材接触的情况下即完成食材的制作过程,能够找到另一种让食物变熟的方法,在当年已经是一种惊喜和飞跃。用炭烤的方法,把肉穿在签子上,放在炭火上旋转,保证肉类均匀受热。“为了味道正宗,你要使用木炭”。
![]() |
调料的使用同样不可或缺。安德烈说,调料的秘密在于让味道“简单”。至今他坚持肉类在烤制前,要彻夜腌制以入味。“比如最受欢迎的牛肉——牛三角肉(牛臀部上方到腰部的一小部分柔嫩带脂的牛肉),调料基本上就是岩盐,因为牛肉中的脂肪就会让你回味无穷。”
聊起世界杯,安德烈却打起了太极。“我肯定支持巴西和澳大利亚队,如果澳大利亚走得远些可能会遇到巴西队,那时候我就要支持巴西队喽。”
![]() |
巴西人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即使身处遥远的澳洲。通过灼热的木炭将温度传给食材,让美味释放出来。看似简单的烧烤,却蕴藏着厨房的秘密。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对于人类的无私给予,人类对于美食的共同热爱。
注:作者曹杨系新华社悉尼分社记者。
![]() |
扫描二维码,订阅曹杨的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
相关新闻:
·荷兰足球找回灵魂 西班牙“无敌时代”早已终结
·阿根廷前场四人组主导比赛 米西引中国球迷关注
·意大利英格兰演焦点对决 闷热天气或致平局收场
·舌尖上的墨西哥:玉米肉汤最佳 曾用人肉为原料
·舌尖上的西班牙:小点心是国粹 海鲜饭提供活力
·舌尖上的智利:炭火烤肉配沙拉 美酒奶酪味道佳
·舌尖上的澳大利亚:也有烤肉 悉尼和巴西并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