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裁判选材标准:漏洞多多
2002年世界杯十六强,意大利迎战东道主韩国队,比赛中,来自厄瓜尔多的主裁莫雷诺在韩国队放倒了托蒂后判罚托蒂假摔,将其罚下,在托马西的反越位成功后吹判越位。2011年,莫雷诺因为私藏毒品而被美国海关扣留,但其显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交易,以出卖情报的方式获得了两年半的轻判,莫雷诺得到了报应;同样,在2014年首尔市长选举时,2002年世界杯的“摄政帝”郑梦准,尽管使出了下跪绝招,但还是在选举中失败。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一定会来。
莫雷诺这样的裁判是如何入选世界杯,此人一惯有家暴倾向。即使在厄瓜尔多国内,莫雷诺也是一位经常受到处罚的裁判。国际足联对世界杯执法裁判的选择标准看起来非常严格,其实存在极大的操作空间,亚洲和南美洲的国际裁判并不多,而国际足联对南美与亚洲的裁判最宽容,原因很简单,来自这两洲的裁判是最好控制的;反之,欧洲的裁判是最难控制的。
国际足联为世界杯入选裁判的标准制订N多的准则,体能测试是重中之重,其实,体能测试是一项裁判的基本入门课程,过于夸大此项的意义完全是为了制造神秘氛围。国际足联在苏黎世设立的所谓裁判研讨班,被认为是世界杯裁判的产生地。如果你真的认为足球世界纯洁如童话里的爱情,那你太单纯了,裁判研讨班其实就是一个混圈子的地方。没错,有好裁判,刚正不阿的、认死理的、不喜欢扎堆的,象科里纳;但也有喜欢扎推的、见到国际足联官员就笑的、睡在宾馆里有美女敲门就搂入怀中的。后者不一定比前者少。世界杯裁判的选拔——鉴于欧洲足球大国裁判不容易被控制的这一特点,国际足联更愿意从欧洲的足球小国提拔世界杯裁判,所采取的方法极为有趣,即主裁判与助理裁判捆绑进行体能测试,以及记忆力测试。有一些优秀的主裁因为没有合适的边裁搭档而无法执法世界杯,反之,一些小国的主裁和边裁就容易突围了。
除了捆绑,国际足联还设置了面试环节,在权力受到正常监督时,面试是一个公平测试的环节;糟糕的是,国际足联的权力并没有受到监督,这个面试环节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漏洞。国际足联制订了一系列存在着“人为操纵可能漏洞”的选拔方式去选择世界杯裁判,其原因国际足联也许能给出一系列的解释,但一个不争事实是,如果规则中人为操作漏洞越多,而又得不到完整监督的话,那么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黑幕,包括贪腐,以及操纵比赛;呈现到球迷眼中就会是莫名的判罚,如同莫雷诺在2002年对意大利的判罚,如同世界杯首战西村雄一对克罗地亚的判罚。
事实上,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承认,裁判存在被操纵的可能,他甚至以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为例,指出英格兰和联邦德国打入决赛时,可能存在利益交换。但他并没有拿出任何实据,这可能是阿维兰热对敌人的一次攻击和抹黑。相比较而言,BBC曾报道了1989年至1999年,国际足联的三位高官们收受了一亿美元的贿赂的证据,被点名的三人包括前巴西足协主席特谢拉,特谢拉是阿维兰热的亲信。透明国际认为BBC的报道足够准确,要求国际足联终止2018年世界杯和2022年世界杯举办国的投票,但国际足联置之不理。2022年世界杯举办地卡塔尔在透明国际的抗议声中产生,其结果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卡塔尔的承办,被认为可能存在权钱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