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西非呈没落趋势,北非展现稳定一面
历史与数据:西非崛起于米拉和喀麦隆定律
非洲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1934年,当时被英国控制的埃及参赛,结果2-4负匈牙利;1970年,摩洛哥代表非洲二次参赛,1平2负进2球失6球;1974年,民主刚果(金)打入世界杯,三战皆负净吞14球;1978年,突尼斯队参赛,一扫此前颓势,3-1胜墨西哥,0-0平卫冕冠军联邦德国,遗憾小组未出线。
1982年,世界杯扩军为24支参球队,北非阿尔及利亚和西非喀麦隆代表非洲参赛,阿尔及利亚2-1胜联邦德国,3-2胜智利,但最后一轮奥地利与联邦德国联手做局将阿尔及利亚淘汰,时称希洪丑闻,喀麦隆三战三平,但打入意大利一球。
1986年,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打入世界杯,摩洛哥表现出色,3-1胜葡萄牙,两个0-0平波兰和英格兰,成为第一支打入十六强的非洲球队,此后,非洲球队开始不断杀入淘汰赛;1990年世界杯,喀麦隆在小组赛前两轮1-0胜阿根廷,2-1胜罗马尼亚,提前一轮打入十六强,八分之一决赛他们2-1胜哥伦比亚,非洲球队首入八强,喀麦隆38岁的米拉在本届世界杯上打入四球,每次进球后他总会到角球区跳舞庆祝。
西非喀麦隆开启非洲球队在世界杯上的传奇时代,此后,非洲总会有一支球队打入淘汰赛甚至八强,他们都有共同特征,即不论是小组赛还是淘汰赛,他们必会击败一支具有夺冠实力的传统强队,1990年被击败的是阿根廷。西非球队至此超越北非球队崛起。西非的崛起原因是,五大联赛之一的法甲开始吸收大量西非球员,以米拉为例,他在1979年加盟摩纳哥,
随后11年间均在法国踢球。法甲为非洲球队、尤其是西非球队的崛起打下了基石。随后,荷甲、比甲,以及英甲也开始吸收北非球员,得益于此,非洲球员最终成为五大联赛球员构成中的一极,这是非洲乃至北非球队崛起的根本。米拉和喀麦隆定律揭示的另一面是,非洲球队有快速进入状态和打疯的特点,但打疯与溃败间没有距离,一场疯狂后就是一场惨败,在1990年,喀麦隆曾以0-4负前苏联,四年后,1-6负于俄罗斯。
1994年,扮演非洲传奇的是尼日利亚,他们首战即以3-0战胜后来打入四强的保加利亚,他们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被意大利逆转淘汰;1998年,尼日利亚首战即以3-2战胜西班牙,将西班牙人淘汰出局,最终打入十六强;2002年,塞内加尔首战即1-0击败卫冕冠军法国队,最终打入八强;2006年,加纳战胜了上届八强美国以及两年前打入欧洲杯四强的捷克闯入十六强;2010年,加纳打入八强,并在八强战中逼平乌拉圭,最后点球惜败。这二十四年来的非洲传奇,均是西非球队创造。